上帝之国:多人受邀,但是……
《赛直德》(第32章 – 《叩头》)描述了那些在大礼拜中热切叩头直言奖赏的人们: 任何人都不知道已为他们贮藏了什么慰藉,以报酬他们的行为。 《古兰经》,32:17 《安赖哈曼》(第55章 – 《至仁主》)中的第33到第77经节问了31次以下问题: 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? 《古兰经》,55:13 – 77 如果有此等美事在等待着正义之人,我们会认为没有人会拒绝从主那里得到这样的恩惠。拒绝此等美食是多么愚蠢。但是先知救世主尔撒(愿他平安)讲了一个寓言故事,以教导我们我们面临着拒绝主为我们准备的恩惠的危险。首先,回顾一下: 我们看到了先知救世主尔撒(愿他平安) 的权威之言让疾病甚至自然都服从了他的命令。他还教授了上帝之国。《宰逋尔》中的几位先知都曾写到过即将到来的上帝之国。尔撒以此为基础,教授王国“近在咫尺”。 他首先教导《登山宝训》,展示上帝之国的公民将会彼此相爱。想想我们今天经历的痛苦、死亡、不公正和恐怖(听听新闻),因为我们不听他关于爱的教导。如果生活在上帝的国度中要不同于这个世界上时而地狱般的生活,那么我们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对待彼此——用爱。 盛宴寓言 既然没几个人按照救世主尔撒(愿他平安)教授的方式生活,你肯定觉得没几个人被邀请到上帝之国。但并非如此。救世主尔撒(愿他平安)曾提过一场盛大的宴会(一场派对),以此说明上帝之国所邀请范围之广远。但还有意想不到之处。那些我们认为最有可能被邀请的人(像伊玛目一样的宗教领袖)和其他好人将会错过这场派对。引支勒记载: 15 同席的一个客人听了这番话,就对耶稣说:“能够在上帝之国坐席的人多么有福啊!” 16 于是,耶稣对他说:“有一个人大摆宴席,邀请了许多客人。 17 要开席的时候,主人就派奴仆去对客人说,‘一切都准备好了,来赴宴吧!’ 18 可是,他们都找借口推辞。头一个说,‘我刚买了一块田,必须去看一看,请恕我不能参加。’ 19 另一个说,‘我新买了五对牛,要去试一试,请恕我不能参加。’ 20 还有一个说,‘我刚结了婚,所以不能去。’ 21 奴仆回来将这些话告诉主人,主人非常生气,于是对奴仆说,‘快出去到城里的大街小巷把贫穷的、残疾的、瘸腿的、瞎眼的都请来。’ 22 奴仆说,‘主人啊,我照你的吩咐办了,可是还有空位。’ 23 主人又说,‘出去到大路上、篱笆旁硬把人拉来,让我家里座无虚席。 24 我告诉你们,原来邀请的那些人没有一个能尝到我的宴席!’” 《路太福音》14:15 – 24 这个故事中,我们的认知被多次颠覆。首先,我们可能会觉得真主不会邀请很多人去祂的国度(也就是宴席)因为祂找不到太多值得的人,但并非如此。许多人都受邀前来宴席。主人(寓言中的真主)想要宴席座无虚席。此举是鼓舞人心的。 但确有意想不到之处。并没有多少宾客想要出席,他们纷纷找借口推辞出席!想想这有多么的不合常理。 有谁会在买牛之前不先试一试?又有谁会不先看一看就买田地?由此可见,这些推辞揭露了这些客人心中真正的想法 – 他们的兴趣并不在上帝之国,而在别处。 就在我们觉得主会因为没有几个人出席了宴席而沮丧时,意想不到的事又发生了。此时那些‘不太可能’的,那些我们在脑海中排除、觉得不配被邀请参加如此盛大的庆典的、那些在“大街小巷”和远方“大路上、篱笆旁”的、和那些“贫穷的、残疾的、瘸腿的、瞎眼的”- 我们平时敬而远之的人们 – 收到了宴席邀请。这场宴席邀请之广远远超出了你我觉得可能的范围。宴席之主想要人们出席,甚至愿意邀请那些我们都不愿请到家中做客的人们。 而且这些人们来了!他们没有其他像牛、田地等的兴趣来分散他们的爱,所以可以前来宴席。上帝之国已然满座,天主之心愿亦已实现! 先知救世主尔撒(愿他平安)之所以讲述这个寓言是为了让我们问出一个问题:“如果我接到了上帝之国的邀请,我会接受吗?”或者说,有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会致使你找个借口推托这个邀请呢?真相是你被邀请前往这个王国宴席,但清醒的事实是,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因为其他原因拒绝这个邀请。我们永远不会直接说“不”,所以我们找各种借口来隐藏我们的拒绝。这个寓言中,拒绝之根源是对其他事物的爱。那些先被邀请的人比起上帝之国,更爱这世上之物(以“田”、“牛”和“婚姻”为代表)。 寓言之未称义宗教伊玛目… 上帝之国:多人受邀,但是……